北大4位数学天才,为何齐聚美国搞科研叹息之余
北京大学从成立以来,培育出过许多优秀的人才,当中有不少是数学天才,他们凭借与生俱来的天赋,从小、中、高中一路以优秀成绩名列前茅最终被北大录取。
有四位“数学天才”从北大毕业后,机缘巧合之下都跑到了美国搞起了科学研究,他们的名字分别是许晨阳、恽之玮、张伟和朱歆文。
那么这些学子在数学造诣方面究竟有多厉害呢?
每一年都有不少从北大清华毕业的大学生,当中有部分人选择了出国深造。
从2018年北大公开的数据表明,该校共毕业2693名学生,当中有817名飞往外国留学。
据悉这些学子出国留学的原因有很多,诸如涨涨见识、吸收些外国教育、考取海外文凭等,当他们学成后大多还是选择了回国,给我国教育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。
然而有部分学子则选择留在海外继续做科研,在选择留洋的队伍中,较出名的是以下4个数学天才:许晨阳、恽之玮、张伟、朱歆文,他们的共同点均是从北大毕业,互相都是校友。
有趣的是,在数学界中含金量很高的“数学新视野奖”跟科学界奥斯卡奖,都先后给这四位数学天才颁发过奖项。可以说以他们的数学研究成就,足可被称之为全球顶尖数学家。
那么他们为什么最后都选择到美国搞科研呢?
首先是张伟跟恽之玮、朱歆文,他们是北大同届的校友,许晨阳早他们一届毕业,是学长。
4人的特点很相同,都是给数学界做出了极大贡献,同时还在省份、国家集训队得过很多奖。
比如,恽之玮同学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已获得了全球奥林匹克满分成绩金牌,还因此被保读北大的数学专科。
1999年,许晨阳抢先一步进入北大,翌年恽之玮跟张伟、朱歆文陆续而来。
听说就读北京大学的4人,以恽之玮的数学成绩较为优秀,他单独在26门数学专课考试中,就取得了19门100分、7门课99分的傲人成绩。
而且恽之玮才上到大三就读完了哈茨霍恩著写的《代数几何》,接着从此沉迷研究数学,就算每天花费十几小时研究都显得有点意犹未尽。
我们用恽之玮自己的话说就是:“俺在北大的生活很开心,因为能用全部时间来学习数学,还是朝深度研究那种”。因此看得出恽之玮对数学的狂热,毫不输给其他三位同校师兄弟。
然而早一年进入北大的许晨阳表示,当时第一次进北大的时候犹如初见大海般的,那种高深莫测跟激动的心情令人难以言表。
不过当许晨阳从喜悦中清醒过来后,他就一心投入学习中去了,等他读到大三就已修完了本科所有学分,还比其他同学早一年获得了学士学位,接着他就转身就跑去修读起研究生。
至于张伟跟朱歆文这两位数学天才,虽然比较低调,但数学成绩始终令人惊叹。
2004年,祖国一片大好春风吹遍大江南北,国内经济逐渐繁荣昌盛,毕业的大学生纷纷找到满意的工作。
但张伟、朱歆文跟恽之玮并没有就此停止求学脚步,他们从北大毕业后就决定出国进修。
恽之玮选择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读博士,朱歆文同学进入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进修,张伟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攻读博士,至此三位北大校友从此扎根美国继续修读数学专业。
有人问,他们都是北大数学天才,如今齐聚美国搞科研,确实有些令人叹息,只是如今他们现状如何?
转眼数年过去,三天才凭借自己的努力修得优越成果,朱歆文毕业后摇身一变成为加州理工大学数学教授,恽之玮受聘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数学教授,而张伟则一鸣惊人,不仅是麻省理工大学的数学教授,还被校方赋予了终身制。
然而此时的大师兄许晨阳留学结束后则回到母校北大传授他的知识,使得我国众多学子受益良多。
在祖国授课的日子里,许晨阳没有放弃自己对数学的热爱,一有空就搞科研,并且把成果公布出来,让大家有所领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