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科学研究:从外国教育资料译介到国别专题教育研究
(一)以外国教育资料译介为主阶段
第一,涉猎国别广泛,但详略不一。
第二,主题多样,但缺乏系统性,资料翔实但描述为主。
第三,定位明确、时代特色鲜明。
(二)进入国别教育与专题教育研究阶段
二、人才培养:开创比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新体系
(一)恢复招生与建立学位点
(二)编写教材与课程开设
(三)成立专业学会
三、国际交流与合作:“请进来”与“走出去”同步交织的民间外交
(一)请进来——借助国际力量,搭建交流平台
(二)走出去——置身教育现场,提升研究质量
四、社会服务:从内部决策参考到服务教育现代化建设
文章摘要: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创立与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历史息息相关。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全面学习苏联的产物,是当时反帝反修的工具,随后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发展壮大。在这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,北京师范大学的比较教育研究完成了从"外国教育资料译介"到"国别专题教育研究"的转型;在人才培养方面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学位体系,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专业教材;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上,"请进来"与"走出去"同步交织,助力学科发展的同时促进民间外交;在社会服务上,同样也完成了从"内部决策参考"到"教育现代化事业服务"的转型。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开创者们栉风沐雨、脚踏实地的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比较教育学人不断前行,共同推动学科的蓬勃发展。
文章关键词:
论文分类号:G40-059.3
Copyright © 2021 《外国教育研究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